:::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白雲岩Dolostone, Dolomite

宮守業 (Gong, Shou-Yeh)

  白雲岩主要由單一的礦物白雲石組成。白雲石可能直接自海水或其他水溶液結晶形成,但多數的白雲岩海洋環境或埋藏環境下,由石灰岩經過白雲石化作用(dolomitization)形成。白雲石化作用的化學式:

  2CaCO3(石灰岩)+Mg2+ ↔ CaMg(CO3)2(白雲岩)+Ca2+

  由於第三紀以前的沉積碳酸鹽地層中經常發現石灰岩被白雲石化,而現生淺海碳酸鹽沉積物中則幾乎沒有觀察到白雲石化現象,因此白雲石化的成因,始終是沉積學上一個難解之謎,被稱為「白雲石問題(The dolomite problem)」。由於許多環礁和島嶼碳酸鹽,包括我國的太平島在內,仍在水下的上新世或更老的碳酸岩層已經大規模白雲石化了,因此目前多數人認為白雲石化作用主要是在淺海環境中正常的海水化學條件下完成的,少部分在半淡鹹海水中形成,因為只有海水能夠持續供應大量的鎂離子。至於現生海洋碳酸鹽沉積物中沒有觀察到白雲石化現象,目前的解釋為反應速率太慢的關係。

  如果地層水的流動可以持續提供鎂離子白雲石化作用也可能在埋藏環境下發生。另外,蒸發岩環境也可能有白雲岩蒸發岩一同產出。

  少部分原為沉積岩白雲岩經過變質作用後,因礦物組成不變,仍可稱為白雲岩,但通常稱為變質白雲岩以區分之。臺灣東部的大理石中夾有變質白雲岩,被開採以作為煉鐵原料或建材。

圖1 太平島井下的白雲岩

圖1 太平島井下的白雲岩
宮守業(Gong, Shou-Yeh)
2005/01/01

圖2 由砂糖狀(sucrose)的白雲石結晶組構成的白雲岩

圖2 由砂糖狀(sucrose)的白雲石結晶組構成的白雲岩
宮守業(Gong, Shou-Yeh)
200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