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為921大地震20週年,如何建立一個耐震的永續家園是臺灣一直以來的課題。現今科技仍無法有效預測地震何時來臨,但是藉由地震波傳遞的特性,當破壞力較小但傳遞速度較快的P波來臨時,偵測後立即發佈警訊,讓人們可以在破壞力較大的S波到達前,進行緊急避難與相關因應作為。短短數秒鐘的時間,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別。本次由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推動小組協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研院國震中心)和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一同策展,希望幫助國人認識最新的地震速報科技,並習得正確的結構抗震觀念。
本次展覽最大量點為將在蘭陽博物館大廳架設地震體驗屋,模擬921大地震實際情境,重現七級地震,一次將可容納10人。並搭配展出「複合式地震速報」系統與相關智慧防災產業,速報系統可以讓民眾透過手機簡訊、警報接收機燈光、聲音、電子看板等多元方式告知,並協助關閉電源、瓦斯等,即時提供民眾防震應變,減低地震災損。此外也透過互動體驗展示及教育活動,比如大屯火山環境的VR體驗或義大利麵屋競賽,讓觀眾學習防震相關知識。
展覽中也展示6台來自中央氣象局的古早地震儀,許多人對於現代地震測報的快速準確感到理所當然,事實上最初的地震觀測是機械式,準確度低、耗時長且儀器笨重,經過多年逐步演進,才有今日的高精密度電磁式數位監測記錄。鑑於規模6以上的中大規模地震約有70%發生於臺灣東部海域,本次也展示出宜蘭外海的海嘯觀測系統,包括海底纜線模型、系統路線模型等。
「震守家園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將從7月22日起,於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展出至10月1日,藉由科普活動以及動、靜態展示,讓民眾知道臺灣在地震防災科技上的進步。
展出日期:即日起 - 2019.10.01
地震屋體驗日期:即日起 - 2019.09.10
活動網站:【點我進入】
活動地點:蘭陽博物館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